地方动态

地方动态
赤水市葫市镇:立足竹业富民 推进乡村振兴
来源: 天眼新闻 作者:段岚茜 发布时间:2022-08-09

炎炎夏日,走进遵义市赤水市葫市镇天岛湖、天鹅堡社区,秀山碧水、满山皆竹……满目青山翠如玉,好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赤水1.png

秀山碧水的天鹅堡社区

近年来,赤水市葫市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把产业振兴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关键,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致力把农村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

赤水2.png

竹海风光

以竹为本 下足“竹”功夫

葫市镇尖山村是赤水楠竹始祖黎理泰的故居,200多年前,福建上杭人黎理泰“千里引竹”到葫市的壮举,使葫市镇拥有广阔的竹林面积和丰富的楠竹资源。

赤水3.png

青山如玉的田园景色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葫市镇一任又一任领导班子接过“竹业富镇”接力棒,大力发展楠竹、杂竹产业。经过数代人年复一年地栽种造竹,目前,葫市镇森林面积达30.88万亩,其中楠竹18.6万亩,蓄积量达1800万根,年采伐量50万根,杂竹面积4.7万亩,年采伐量5.8万吨,其他林地面积7.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7%。一代又一代葫市人以“竹”增收、过富“竹”生活。

赤水4.png

林下“甜蜜”产业

浩瀚的竹海碧波拥翠、竹浪滚滚,成功打造的竹海、桫椤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致力走出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独具地方特色的竹业发展之路。

以竹为媒 做强“竹”产业

为全力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竹资源向竹财富转变,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葫市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共享”之路,在狠抓竹源培育的同时,重点实施低产林改造、丰产林培育和笋竹基地建设。

赤水5.png

杂竹原料切片加工

葫市镇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按股份分红的合作经济组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竹林规模化经营。目前,完成丰产竹林基地抚育4万亩,建成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2个,成立林下经济组织7个,入股竹林面积达10万余亩,实现年人均增收1500元。

赤水6.png

林下养殖

大力开发竹类资源精深加工,推动竹资源高附加值转化,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葫市镇“以竹为媒”发展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竹产业走出的新路。目前,建成规模性竹类加工企业两家,杂竹原料切片厂两家,年收购楠竹50余万根,收购杂竹4万余吨,实现年生产总值达6000余万元,解决当地脱贫群众就业120余人,人均增收35000余元,走出一条独具地方特色的竹业发展之路。

以竹为业 做足“竹”文章

坚持走“竹业富镇”之路,科学规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林下种养产业。葫市镇致力于竹资源高附加值转化,为群众带来看得见的“生态红利”,让群众吃上林下“增收饭”,打造点竹成金的增收富民新路。

赤水7.png

中药材种植

依托丰富的竹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有利的自然条件,该镇深挖竹林价值,做大竹林产值。围绕“菌、药、果、畜”,大力发展林下菌、中药材、乌骨鸡、梅花鹿等多种模式的林下种养产业,激发群众“以竹为业”内生动力。

赤水8.png

林下石斛种植

目前,葫市镇已建成规模性林下梅花鹿养殖基地一个,林下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500余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4个面积4000余亩、林下乌骨鸡10000余羽、生态猪养殖场2个,年出栏生猪30000余头,生态鱼养殖5000余亩,利益联结427户脱贫群众,户年均增收1200余元,实现林下经济多元化发展。而今,竹产业已然成为葫市镇兴业富民的主导产业,夯实了全镇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走出一条立足竹业富民,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




(文章来源:天眼新闻)


会员中心
中国竹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2735号-1
网站建设博乐虎公司

首页

会员中心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