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特别报道 | 竹林“四库”示范区建设构想!
来源: 世界竹藤通讯 作者:费本华, 吉聪辉, 杨淑艳, 侯玉晶 发布时间:2022-07-18

竹类植物具有生长速度快、种类多样、分布广泛、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研究以竹林为主体的生物复合体生长规律,建设竹林水库、碳库、钱库和粮库生态经济示范区,发挥竹林多重效益,对于经济发展、民生富强、促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竹林“四库”示范区建设,文章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四库”思想,分析了竹林“四库”内涵、作用和意义,探索了竹林“四库”示范区的运行机制;从定量和定性方面,提出了竹林“四库”示范区主要建设指标。研究结果对于高质量发展现代竹产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png


习近平森林“四库”思想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思想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对林业综合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总结,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进一步阐述和发展,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曾撰写《闽东的振兴在于“林”——试谈闽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调查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从一般的意义上理解,林业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森林能够美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这样说并不过分。”这是森林“四库”思想的最早雏形。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首次系统提出了森林“四库”思想。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第13届5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习近平森林四库思想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森林的多重效益与价值,既体现了森林涵养水源、固碳储碳等的生态重要性,又蕴藏着将林产品、碳汇等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强大动能,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美丽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积极作用。


2.jpg


竹林“四库”内涵


竹林四库是习近平森林四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竹林在水利、经济、粮食、碳汇等领域可实现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综合功能。竹类植物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森林”,是中国的重要森林资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物种。中国现有竹林地面积701.97hm2,占林地面积的2.47%,拥有竹类植物39837种,是世界上竹资源种类最丰富的国家。竹林蕴含着可被利用的丰富水资源、食物资源、碳汇资源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竹林四库是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森林四库实施和应用的先行者,有着科学的理论内涵。

竹林是大食物观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库。竹类植物用途广泛,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竹笋是人们生活中最熟知的蔬菜,包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竹笋通常生长在远离污染源的山区,其外有笋壳包裹,是清洁、安全、营养的健康食品。除竹笋外,竹林提供的竹荪等菌菇、竹叶、竹汁、竹米、竹林鸡等都是绿色健康食物。比如竹叶,不仅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生物碱等营养成分,还富含黄酮类、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是制作食物和保健饮品的优质原材料。随着竹林下生态种植、养殖、采集等复合经营技术研究不断深入与推广,竹菌、竹荪、竹燕窝、竹林鸡等食品产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生活中较为常见的食材。此外,通过监测竹林生态和模型预测还可获取更多食物。比如,通过评估竹林环境容量,及早挖去过剩的竹笋,可改善竹林结构、维护竹林健康以及保持竹林生态平衡,让竹林成为老百姓取之不尽的天然粮库。

竹林是绿色钱库。竹林经济涉及第一、二、三产业。一产中的竹苗培育、竹材采运、竹笋采集及竹荪等竹林下产品种植等,已成为竹农致富的重要途径。2020年全国笋产量达87.67亿kg,产值达上千亿元,鼓足了竹农的钱袋子二产是竹产业的脊柱,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竹材加工业已进入全竹利用和创新增长阶段,形成了重组竹、竹家具、竹编工艺品、竹纤维制品等100多个系列上万个品种。2020年中国竹产业产值已达3 217.98亿元,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三产以竹林资源为生态基础,结合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形成了竹林景观、竹乡民俗、竹文创产品等集购物、食宿、娱乐、旅游商品开发为一体的特色竹旅游产业体系,有效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竹林的钱库功能充分诠释了生态本身就是价值的财富观,只要遵循可持续经营理念,做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就能创造更多绿色GDP

竹林是天然水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但若青山常在,则碧水长流。竹类植物四季常绿、鞭根系统发达,是天然的绿色水库。一是竹林具有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通过发达的鞭根系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渗透能力和土壤蓄水容量,并通过林冠层、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根系土壤层的截留、吸收和蓄积,涵养大量降水,形成天然蓄水库,补给地下水。二是竹林可以将涵养和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返回到大气中,从而影响竹林区域的水文循环;同时竹林还可以调节径流,迟滞降水形成的洪峰,具有明显的消洪补枯作用,形成“有水能吞,无水能吐”。1根毛竹可以保持5 kg的水,并可固持4 m2的土壤,在土壤水分饱和点,毛竹林可储存水分3 750~4 200 t/hm2,其保水能力较杉木林提高30%~45%。此外,竹林还是天然的“净水器”,可以降低径流中的泥沙含量,吸附水中的有毒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功效。

竹林是碳库,这是在中国努力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提出的新论断。竹子是地球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其固碳能力尤为突出。竹林对二氧化碳的汇集作用包括竹林生长过程中的固碳和竹制品、竹建筑的储碳2个阶段。合理经营的毛竹林年均固碳量为4.91~5.45 t/hm2,是杉木人工林的1.5倍,是热带雨林的1.33倍。对于成熟竹林,每年需要将适龄的竹材采伐,进行仓储或加工成竹产品,将固定的碳封存。据统计,中国每年可采伐1.5亿 t成熟竹材,总碳储量可达2.75亿t,对如期兑现中国对国际社会郑重承诺的“3060”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jpg


竹林“四库”是竹产业发展的理论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竹林四库是推动竹产业创新发展的科学指导。当前中国竹产业发展存在竹资源利用不充分、产业体系不完备、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而竹林“四库”明确了竹林可持续经营、成熟材实时采伐、竹材仓储、提高产品质量、延长碳封存时间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对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思路都给予了科学性、实践性的指导。

二是竹林四库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坚实基础。在竹林“四库”理论指导下,竹产业将沿着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之路前进,努力实现“天蓝、山绿、水清、民富”的目标。

三是竹林四库是维护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竹林“四库”与当前的粮食安全、清洁能源、人口与健康、生态环境等自然与社会问题均息息相关,竹林可以为保障供水、电力、粮食、生物质能源等重要战略资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为维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竹林“四库”示范区主要建设指标


近年来,中国竹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也没有充分发挥竹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综合作用。开展竹林“四库”示范区建设,总结有效做法,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实践经验,对于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竹林四库示范区建设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社会实践过程,为了实现竹林四库示范区的良好运行,除了要以竹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要素为根本,将竹林打造成水库、粮库、钱库和碳库,形成合理的内部构成要素和完整的功能作用外,制定适宜的建设指标是保障竹林四库示范区按照预期目标高效运行的关键。

竹林“四库”示范区建设指标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两方面,以定量指标为主,其权重约占80%,定性指标权重占20%。就定量指标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示范区建设主体与规模。竹林“四库”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动态、综合的生态系统工程与产业工程统一体,示范主体原则上以县(含县级市、区)为单位,这样既方便示范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综合管理,也有利于对各县域范围内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条件横向比较。竹林资源是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为体现竹林“四库”综合效益,示范区的竹林面积原则上应达到6 666 hm2(10万亩)以上,且集约化经营程度高。

2)示范区经济效益。竹林作为钱库,示范区在保证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良好的同时,应保持经济效益最大化。采用“竹林+N”复合经营模式,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竹林单位面积年增收不低于5 000元/667 m2;企业作为创造经济效益的主体,示范区至少有2家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以带动当地群众就业,促进产业发展。

3)竹林作为粮库,示范区内竹食品加工业应形成一定规模,每年竹笋、竹荪、竹蔬菜产量不低于100 kg,竹林家禽类年存栏在1万羽以上,竹茶、竹酒、竹饮料和竹保健品也有一定量的收入。

4)示范区建设的前提是负碳发展水平较高,竹林单位面积年固碳能力的增量不低于600 kg/667 m2

5)竹林作为水库,示范区内水质标准不低于II类,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持续供水能力较强。

定性指标即建设的综合指标,包括政府重视程度、政策支持、碳排放监测体系完善程度等。定性指标虽然不能直接用于量化评估,但是可以通过它考核示范区建设的组织管理、重视程度、基础设施、产业文化等综合情况。通过一二三产持续经营数据积累,以及“四库”之间有机联系,建立全产业链大数据管理平台,模型管理,实时调控,多级多联产获得三大效益。


4.jpg


基于竹林“四库”新产业发展方向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竹林“四库”则是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体现,也为中国新时代竹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示范区是改革开放新高地,对产业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当前,中国竹产业示范区数量少,功能单一,对产业促进作用有限竹林四库示范区建设工作是基于竹林四库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胆实践,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0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具体举措。竹林四库示范区建设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与可持续经营,通过利用创新技术与手段,对竹林进行科学管理与可持续经营,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融入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中,让竹林四库发挥最大效益。竹林“四库”示范区建设作为竹林“四库”的新产业发展方向,有别于传统竹产业示范区,重在践行“两山”理论,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旨在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与“双碳”战略,最终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案例,有利于其他竹产区借鉴探索,为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重要作用。


5.jpg


结束语


竹林“四库”是对竹林综合效益与多种功能的凝练,以现代的、系统的、科学的生态理念,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辩证关系竹林四库示范区建立是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竹林综合效益,实现竹林四库思想的实践体现,是乡村振兴增值增效的重要抓手。因此竹林四库示范区的建立应该提上发展日程,为竹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6.jpg



(文章来源:世界竹藤通讯)



 










会员中心
中国竹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2735号-1
网站建设博乐虎公司

首页

会员中心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