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浙农林大:一根科技竹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06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因为缺乏技术,浙江的竹农曾长期守着竹林难致富。20世纪末,在浙江农林大学的技术支撑下,浙江各地建起毛竹现代科技园,推进竹加工产业发展,开启了因竹而兴、因竹而富的新时代。

  在精准服务浙江竹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近年来浙农林大把“科技竹”种到了四川、安徽、重庆、贵州、广西等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竹产业振兴的征程上,为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助力山区群众共同富裕探索出一条绿色的道路。

1651823124140017.jpg

  研发科技竹,服务浙江竹产业

  竹子,是浙江山区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曾经因为缺乏竹林栽培技术,不少竹农空守竹山难致富。1980年,浙农林大设立了全国首个竹类专门化专业方向,并于20世纪90年代,组建了浙江省竹类研究所,针对竹子领域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

  浙农林大竹产业专家团队,先后研发了毛竹笋竹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提出了一整套毛竹笋竹林丰产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相关技术在浙江遂昌1.56万亩的毛竹冬笋基地进行定向培育试验,冬笋产量平均每亩达到357公斤,为全国最高,并在省内外进行推广。

浙农林大:一根科技竹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1990年,方伟教授将雷竹提早出笋技术传授给杭州市临安区五马村村民。从1998年开始,浙农林大科技助力湖州安吉县建设15万亩的毛竹现代科技园。针对竹林复合经营、笋用林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开展生产技术实验和推广……在专家教授的技术支持下,安吉竹产业发展迅速,走在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前列。

  走进农村山区,来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对于浙农林大竹产业团队的专家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近几年,浙农林大竹产业团队在浙江各地早竹笋产区开展各类培训100多场,辐射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新增效益超过2亿元,培养一批“行走于田间地头,服务于乡村群众”的竹笋业乡土专家团队。

  推广科技竹,“远嫁”四川宜宾

  四川省宜宾市竹资源富集,是全球最适合竹类生长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十大竹资源富集区之一。从2018年开始,浙农林大应四川省宜宾市邀请,重点帮助宜宾市竹产业发展,指导开展春季移竹造林、笋竹高效利用和安全加工生产等技术服务,就组培室种苗繁育与管理工作、竹子等延迟继代培养后出现褐化、再生困难等问题,对当地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

浙农林大:一根科技竹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2020年,浙农林大与四川省宜宾市政府、宜宾学院三方共建全国首个竹学院,全面助力宜宾打造竹产业人才科研的高地,全面服务宜宾竹产业发展。此外,该校还在硕士学位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竹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2021年,浙农林大与四川省宜宾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创新驱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该校进一步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的作用,在笋竹林定向培育、竹食品研发、竹材生物质精炼、竹文化挖掘与应用、竹林生态与康养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抱团服务四川宜宾林竹产业研究中心、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

  在浙农林大竹产业团队科技助力下,四川宜宾举办首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峰会暨竹产品交易会,推动竹资源培育、竹精深加工、竹文旅发展等6个方面544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去年,宜宾竹产业综合产值超过300亿元,与2017年的71.2亿元相比,年均增速达97.8%。

  科技论文写在竹产业振兴征程上

  竹子栽培重点地区,环境虽然好,往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利用科技助力当地发展竹产业,也成为浙农林大竹产业团队服务竹产业振兴的“精准模式”。除了把“科技竹”种遍浙江、种到四川宜宾外,竹产业团队还积极对接西南地区竹产业发展工作,把“科技竹”种在绿水青山间。

  为助力贵州省雷山县竹产业发展,浙农林大桂仁意等专家教授经常以微信、电话等形式,持续为当地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重庆市忠县在浙农林大专家指导下,竹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构建了从引种栽培到竹产品加工销售,再到竹生态乡村旅游的全产业链布局。

浙农林大:一根科技竹助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近年来,浙农林大不仅把科技竹种在浙江、四川、安徽、贵州、重庆,更努力把竹子科技论文写在竹产业振兴的征程上。此举不仅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也探索形成了“一根科技竹、两颗富民果、三副美丽图”的精准帮扶模式。

  浙农林大党委书记沈满洪表示,作为浙江省唯一的农林类重点建设高校,浙农林大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办学使命,着力激发科技人员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动性,用最新科技成果服务现代农林业发展,主动为竹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出谋划策,为全国竹产业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通讯员陈胜伟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会员中心
中国竹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62735号-1
网站建设博乐虎公司

首页

会员中心

电话